关于传承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的研究与思考
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荆楚文化工程,推动昭君出塞故事响彻全球。王昭君,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铸就昭君出塞佳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千多年来,作为民族团结和平使者,为历代文人和广大民众广泛称颂,流传久远、妇孺皆知。全面挖掘王昭君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准确诠释昭君精神,对于研究昭君文化、弘扬优秀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图从爱国奉献、和合共生、自立自强三个维度,探讨昭君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以期传承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讲好昭君故事,应对当代社会挑战。
一、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必须把握爱国奉献的核心要义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是汉匈长期对峙后的和亲政策。汉朝经过多年战争,国力损耗严重,匈奴也因内部纷争而势力减弱,和亲成为维护边境安宁的重要策略。王昭君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主动请缨,远嫁匈奴,以柔弱之躯承担起维护边疆和平的重任,为汉匈和平稳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国家利益至上、没有家国何其个人、个人选择服从国家使命、舍小我为大我的情怀、责任和担当,正是爱国奉献的生动体现。众多仁人志士和广大民众一致赞誉,古代四大美女唯有王昭君,是牺牲自我奉献国家的大美。王昭君从历史人物上升为文化现象并两千年不衰,很大程度也正是爱国奉献精神感召着代代华夏儿女。周恩来总理盛赞“王昭君是对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称赞昭君出塞是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佳话。
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必须把握爱国奉献的核心要义。新时代的爱国奉献体现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强国有我的担当和建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体现在全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离开故土,换来的是世纪工程大国重器三峡工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用自己的汗水泪水乃至生命换来的,是举国上下的健康平安。当代荆楚移民和抗疫英雄就是新时代的王昭君,他们共同熔铸的国家至上、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精神,极大丰富了荆楚文化独特精神价值体系。当今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由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爱国奉献依然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是雪域高原坚守戍边的战士,还是实验室里日夜攻关的科研工作者;无论是扎根乡村默默付出的扶贫干部,还是各个平凡岗位兢兢业业的无数普通员工,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爱国奉献的精神。正如昭君以个人命运换取边疆安宁,今天的中国人同样以奋斗和奉献,推动着国家的繁荣与进步。昭君出塞故事告诉我们,爱国奉献不分男女,不论职业,也不分地域条件,能力水平,身处这个伟大光荣的时代,牢记初心使命,不忘国家民族尊严,坚定“四个自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每个人都可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发光发热。
二、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必须把握和合共生的时代价值
昭君出塞最显著的历史功绩在于跨越长江黄河塞外串联荆楚中原草原文化,促进汉匈两族和合相融和平共处,推动南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文明交融的智慧典范 。昭君不仅是政治联姻的象征,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她将中原的礼仪、音乐和农耕技术带入匈奴,同时学习并尊重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成为促进汉匈两族交流与融合连接两种文明的桥梁。昭君以其宽容、智慧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匈奴各界的尊重,为汉匈两族创造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安定。昭君出塞彰显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中华文明特质,所蕴含“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和合共生理念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集中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契合。
昭君出塞蕴含的和合共生理念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启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昭君出塞极大彰显中国古代统治者处理民族矛盾冲突的高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理念下的生动实践和典范案例。昭君出塞故事告诉我们,民族团结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昭君精神,就是各民族要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对推动人类和平共处具有历史借鉴。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并存,多彩多姿的世界灿烂文化本可以通过平等交流互鉴、互相融合、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从而融合生成更加丰富的文化。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是人类进步的主流和趋势。局部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国际争端和地区性冲突不断发生,不和谐音符层出不穷。昭君文化蕴含的和合文化思想,可以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推动人类文明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共同创造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人类美好未来。“一国两制”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孔子学院的全球设立等等,正是和合共生理念在当代的理论创新和成功实践。我们应当像昭君那样,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明,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实现和谐共存。
三、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昭君精神,必须把握自立自强的品格力量
昭君虽深居汉宫,不甘寂寞,不屈命运,主动请缨出塞,为自己争得婚姻,获得家庭地位,进而获得社会地位,成功推动和平安定、民族团结,彰显出极大的自立自强人格魅力。昭君离开故土,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没有退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赢得“宁胡阏氏”的尊称。昭君跨越长江黄河草原巨大文化障碍,面临远嫁、“从胡俗”等常人难以承受的人生极限挑战,创造前所未有的女性价值。凡事偶然的背后均有必然。昭君对自己志气、胆识等自立自强人格的长期砥砺培养和养成,是不可忽视的。昭君身上无处不对外展示出上进好学、自强不息,敢为人先、顾全大局的独立人格和宽阔胸怀,彰显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自立自强品格力量。
昭君的自立自强对当代女性具有特别意义。人类发展,妇女作用不可替代。然而,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妇女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昭君突破重重女性限制,以柔弱之躯彰显铁肩担当,肩负民族和睦重任,在历史舞台上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力量。胡适笔下,王昭君是巾帼英雄,是“女豪杰” 。邓颖超高度赞誉王昭君“燃烧着这样一支中国女性革命的光明的火炬”。民间对昭君的爱戴和代代相传,很大程度表达的正是对自立自强女性的敬重和争取女性地位的渴望和斗争。今天,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但职场发展、家庭责任平衡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昭君精神启示我们,当代女性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必定在各行各业充分展现女性的独特魅力。航天员王亚平、科学家屠呦呦以及无数普通女性在职场、家庭中展现的自信与担当,都在证明女性可以凭借自身力量,在时代舞台上绽放光芒。
昭君的自立自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昭君出塞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新时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需要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粮食能源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都是具体战略举措。昭君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天地。
爱国奉献、和合共生、自立自强,昭君精神的多维内涵,无论是历史贡献,还是当代价值,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昭君出塞充分彰显荆楚文化独特精神价值,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文化符号标识,必将成为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荆楚文化工程的重要引擎。传承弘扬昭君精神,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立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汲取历史智慧,以家国情怀凝聚力量,以开放包容促进和谐,以自立自强开创未来,续写新时代昭君故事,用实际行动为“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 王克品 系湖北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湖北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兴山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