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图绘昭君 《历代昭君题材美术作品集》座谈会在宜举行
本网讯(通讯员冯绪芬) 11月8日下午,由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王作栋文化名家工作室、湖北昭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历代昭君题材美术作品集》座谈会在宜昌外滩美爵酒店举行。此次座谈会以“千年文脉·图绘昭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文化界、艺术评论界、高校、媒体及文旅企业等领域的近40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部厚重艺术著作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三峡大学二级教授刘冰清主持座谈会。市文联原副主席、昭君文化促进会特聘专家、宜昌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王作栋致辞。他说“《历代昭君题材美术作品集》的出版是昭君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凝聚了陈文武教授十余年的学术积淀。”
编著者陈文武详细介绍了该书的成书历程。这部作品集自2008年开始精心谋划,2020年纳入宜昌市文化名家王作栋工作室“2020—2024年著述计划”,并得到了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大力支持,最终由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列入“昭君文库”丛书。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该书于2024年12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5年首次印刷。全书45万字,收录宋代以来昭君题材美术作品三百余幅,系统梳理了两千余年昭君艺术的发展脉络,成为昭君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
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易行国讲话。他说,该作品集填补了昭君文化专题艺术史研究的空白。书中不仅梳理了昭君题材从历史到艺术的演变,还深刻揭示了图像系统独立叙事的特点。同时,该书触及了文献与图像二重关联这一美术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提供以图像为主干、结合文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作品的梳理,深入揭示了昭君题材和平象征的文化内涵。他认为,此书是文化史研究典范,构成了一部跨越千年的视觉史诗,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佳作。
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武高明在线上讲话。他说,多年来,我们怀揣对昭君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积极加强与昭君故里的文化交流,使昭君文化绽放光彩,并结下深厚友谊。陈文武教授主编的美术作品集,是两地昭君文化研究会同心协力、紧密合作的结晶。这部作品集收录广泛,从民间流传的佳作到昭君纪念馆珍贵藏品,全面呈现了历代昭君题材美术作品。作品集出版后,在内蒙古乃至国内外均引发强烈反响,为昭君文化传播开启了新篇章。
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艺术史、文化传播、文旅融合等多个维度,一致称赞该书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共同认为,这部作品集以图像为媒介,为解读昭君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吴开保在讲话中指出,这部精心编纂的作品集蕴含着极为重要的多重价值。在史料层面,为后世学者挖掘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场景提供了珍贵素材,具备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在学术领域,它汇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与研究成果,为相关学术研究搭建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在艺术方面,作品集中收录的昭君题材美术作品风格多样、技艺精湛,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传播维度方面,它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昭君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为昭君文化的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可以说,这部作品集宛如一座坚实的基石,为后人开展昭君文化相关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如此,该作品集还具有重要的昭君文化开发与转化价值。在当今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它为让昭君文化“活起来”“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和契机,是昭君文化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成果,对于推动昭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吴开保代表市促进会感谢陈文武教授、王作栋宜昌文化名家工作室及宜昌和呼市文化艺术界的有关专家学者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他希望今后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昭君题材美术作品的发展、传播和运用:一是进一步抓好昭君题材美术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创作出版。建议在昭君村建立昭君文化史料馆,将其打造成为昭君文化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研究基地;在三峡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卓越研究成果的领军人物,通过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条件,使其成为昭君文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引领昭君文化研究不断迈向新高度。二是进一步抓好昭君题材的美术创作。促进会将积极加强与专业社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专业社团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鼓励名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作一批具有高水准、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并通过美术大赛等形式,激发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从中发现和挖掘一批优秀作品,为昭君题材美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要积极抓好昭君题材美术作品的价值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将昭君题材美术作品与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色和商业价值的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等,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昭君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提升。四是要进一步抓好昭君文化美术作品的交流传播。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将昭君文化美术作品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传播到大众之中、传播到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线上推广等活动,提高昭君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昭君文化。
宜昌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雯在讲话中指出,各位专家和老师从不同角度对作品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这为我们继续弘扬昭君文化,讲好宜昌故事,打造全省支点建设新城区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下一步,市文联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好这本作品集的瑰宝作用,在推动昭君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在服务中心大局、推动文旅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为宜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昭君文化促进会会长陈华在总结讲话中对作品集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该作品具有文化工程的里程碑意义。陈文武教授耗时十余年编撰的昭君文化美术作品集正式纳入内蒙古昭君文化研究会核心文库,标志着我国首个系统性梳理昭君文化美术遗产的艺术工程诞生,为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优秀范例。该著作实现了学术研究范式的显著突破,作品集开创性聚焦美术作品艺术门类,通过跨朝代、跨地域的美术作品系统研究,构建了完整的昭君文化视觉谱系,填补了艺术史与文化研究交叉领域的艺术空白,充分彰显了三峡大学及宜昌文艺界的艺术实力。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两项具体要求:一是加强文化传承战略推进,倡议宜昌文艺界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以陈文武教授为标杆,深化昭君文化多艺术门类研究。以这部美术作品集为新的开端,加强昭君题材的戏曲、音乐、诗词、小说等艺术门类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着力构建系统化的艺术体系,并通过跨区域协作提升全国昭君文化研究的艺术话语权和文化辐射力。二是推动昭君题材艺术作品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将各类艺术成果转化为特色旅游体验产品,同步扶持多艺术领域深度研究,形成昭君文化“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文化传播”的良性闭环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