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型原创秦腔历史剧《昭君行》在兴山精彩上演

日期: 2025-09-30 16:45:25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9月29日晚
  西安易俗社携大型原创秦腔历史剧《昭君行》
  在兴山县朝天吼景区开演
  苍劲高亢的秦腔与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奏成一曲跨越千年的“故乡赞”
  为昭君故里的父老乡亲和游客
  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细腻的演绎,让观众在欣赏戏曲之美的同时,读懂昭君故事里的家国情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王昭君”以秦腔特有的高亢唱腔诉说家国情怀,以程式化身段演绎出塞的决绝与从容时,台下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现场观众们被艺术家们坚守文艺初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晚,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家国与故土在昭君故里完成最柔软的拥抱。
  

  《昭君行》由百年易俗社历时两年多倾力打造,全剧以“序幕、望月、出塞、求归、渡心、尾声”为脉络,六幕篇章层层递进,以细腻笔触对王昭君这一经典人物进行艺术化重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她美、善、和的动人情怀与高贵品格。剧中人物造型设计深度挖掘民族特色与多样性,匈奴的豪迈、汉室的典雅在服饰与妆容中交融,让每一个角色都立体鲜活、独具韵味,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全剧根植于“家国情怀”“和平包容”“人文共情”三大维度,从昭君出生地西汉南郡秭归(今兴山县)到出嫁地长安,再到其建功地塞北,既传递丝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歌颂民族团结的永恒主题。
  

  此次演出是《昭君行》剧组首次走进兴山,也是昭君文化回归原点的全新尝试。该剧不仅在国内多地演出,还远赴匈牙利伊姆雷·马达奇国际戏剧节完整演出,让欧洲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秦腔的独特魅力,更向世界展示了王昭君的以和为贵、开放包容、甘愿担当的精神。

  演出开始前,演员们在镜前勾脸、勒头、贴鬓,动作轻稳,纷纷对着墙默戏,指尖走拍、嗓里压腔,只为了在昭君故里让现场观众看见秦腔最亮的光、听见昭君最真的情。
  

  汉元帝扮演者、西安易俗社演员队队长、一级演员屈鹏说:“我们从交流中可以学习到昭君精神、昭君文化,希望我们把昭君精神和昭君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她、来敬仰她。”

  演出结束后,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走上舞台,向全体演职人员献上鲜花,并代表18万家乡父老发表致谢词。他说,各位艺术家们用精湛的艺术、独特的秦腔,为兴山人民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伟大的昭君。全场观众沉浸其中,现场用一次次掌声、一滴滴热泪,向昭君壮丽的一生致敬。同时感谢各位昭君文化爱好者、艺术家们把昭君文化、昭君艺术、昭君品牌在省内、全国、全世界弘扬。兴山将一如既往深挖昭君文化,做优昭君文化品牌,与各位艺术家携手,以昭君文化为纽带,携手共建昭君文化品牌,共同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让昭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吴开保祝贺此次演出圆满成功,他说,《昭君行》五天三场,演出越来越精彩、观众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彰显了昭君归故里的浓浓故乡情,感谢易俗社打造了一部昭君文化的佳作,对于弘扬昭君文化意义重大。感谢所有演职人员把昭君文化推向了全国,在传播昭君文化上做了重大贡献。感谢所有演职人员把昭君文化推向了海外,向国际展示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热爱和平的形象。期望以此次演出为契机,让易俗社成为昭君文化的传承地,期望所有演职人员成为昭君文化的传承人,多来兴山。期望两地多交流,多往来,两地联动,共同携手传播昭君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武高明向所有演职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他说,感谢各位艺术家精益求精打磨细节,用高水准的唱腔、身段和情感,把史书中凝固的昭君“立”在了舞台上,让历史“走”了出来。整台演出兼具思想的高度、艺术的精度与观赏的温度,既是一场秦腔盛宴,更是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公开课。
  

  王昭君扮演者、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一级演员惠敏莉表示,此次在昭君故里演出,深切感受到兴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更感受到兴山人民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精神风貌。今后,将继续用心塑造昭君形象,讲好昭君故事,让昭君文化在世界各地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