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兴山:以“节庆+”为弦 共谱民族团结“和美”乐章
9月28日,由湖北省民宗委、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在湖北兴山县开幕。来自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和民族工作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台湾苗栗同胞、各地专家学者齐聚昭君故里,以“节庆+文艺、三交、文化、发展”为弦,共谱新时代民族团结“和美”乐章。
“节庆+文艺”:以艺为媒,凝聚民族情感
“长惟愿汉匈和,永别战争,共相守天地亲,牛马欢腾。”西安易俗社原创秦腔历史剧《昭君行》在宜昌连演两场并亮相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共吸引千余名各族群众现场观看。全剧以“望月、出塞、求归、渡心”等六幕为脉络,再现昭君出塞历史佳话。
开幕式晚会上,《北疆舞韵》《再唱昭君出塞》等十余个以“中华儿女忆昭君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接连登场,为万名来兴嘉宾和本地观众带来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我的家乡在苗栗县,你的家乡在兴山县,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台湾苗栗县昭君文化协会带来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深刻诠释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时代内涵,在载歌载舞间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
“节庆+三交”:以盟为桥,深化三交实践
在王昭君纪念馆汉韵楼内,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山西省朔城区与兴山县签署“昭君出塞”路沿线民族工作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协议。察哈尔右翼中旗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新时代昭君精神为核心引领,促进两地昭君文化交流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
自2019年以来,兴山县相继推动成立昭君文化旅游联盟、“昭君出塞”路沿线民族工作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昭君出塞”路沿线媒体联盟,串联起湖北、陕西、内蒙古等5省(自治区)10市(州)30余县(旗)的旅游景区等高品质旅游资源。
作为此次昭君文化旅游节子活动之一,“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联盟促进“三交”推广活动通过共建联盟、共享经验、共推文旅,深度促进“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及海峡两岸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畅叙情谊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庆+文化”:以史为鉴,焕发和合精神
活动期间,“融合之路——昭君文化展”在宜昌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围绕“汉匈争融、团结使者、千秋佳话”等4个单位展出内蒙古、甘肃、安徽、湖北等7个省(自治区)20家文博单位近200件文物,旨在让昭君文化所蕴含的“和合、交融”精神不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展出期间,召开了“昭君出塞沿线博物馆联盟”启动仪式并同步推出了“昭君和亲路文物主题游径线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一片片来自湖北的茶叶翻山越岭,在草原牧民的毡房里,与温热的牛奶相遇,交融出最醇厚的芬芳。这茶与奶的相遇,是一位湖北女儿用智慧胸怀调出来的味道,她的名字叫‘王昭君’。”夜幕降临,昭君广场上人头攒动,“传承传统文化·谱写和美新篇”非遗文化、文物展览展演活动现场,来自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的贾吴珍正为来往的各族群众讲述“茶香融情”的动人故事。
这堂行走的“民族文化课堂”,兴山民歌、内蒙乌兰牧骑、西安华阴老腔接连上演,在体验互动间推动传统文化、非遗民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节庆+发展”:以商促融,汇聚同心力量
“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乡情招商专题考察活动作为此次昭君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为百余名各族群众搭建了迎接其返“兴”投资发展的桥梁,通过实地感受兴山营商环境之“优”,化解其回乡发展之“忧”,在“共建支点”中汇聚同心力量。
在兴发集团总部,来自北京、郑州、重庆等地的兴山籍企业家与乡贤英才通过聆听讲解与实地考察了解其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前沿技术等信息。
据悉,此次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以“节庆+”为纽带,成功串联起文艺展演、民族“三交”、文化展示与发展合作的多维篇章,生动奏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和美乐章”。活动不仅深化了“昭君出塞”路沿线各省市(区)的文化互赏互鉴,促进两岸同胞及各族群众情感上的渗透交融,更通过文旅联动与产业协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互通互助与成果共享。
(编辑: 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