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秦腔《昭君行》在宜昌首演,座无虚席!

日期: 2025-09-28 09:08:47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9月26日晚
  宜昌剧院座无虚席
  西安易俗社携大型原创
  秦腔历史剧《昭君行》震撼开演
  演员以精湛演技勾勒角色风骨
  秦腔苍劲高亢的唱腔
  裹挟着千年风沙的厚重
  一场视听盛宴就此铺展
  台下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

  

  “我本汉家女,远渡单于庭。相去万余里,行行复行行……”悠扬唱词穿透剧场,王昭君的传奇人生在舞台缓缓铺陈。她那份坚毅不屈的品格、勇担和亲使命的决心、不负家国嘱托的忠诚,以及对故土情深意切的坚守,深深叩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昭君行》全剧以“序幕、望月、出塞、求归、渡心、尾声”为脉络,六幕篇章层层递进,以王昭君远赴大漠和亲为核心,生动讲述其凭借超然智慧与过人胆识,促成汉匈休战、维护边疆和睦的传奇故事,再现了那段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佳话。

  作为西安易俗社历时两年精心打磨的诚意之作,《昭君行》的主创阵容堪称豪华。该剧由知名编剧刘恩平执笔,导演杨君执导,党红岩操刀音乐创作,姜二莉担任唱腔设计,更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三奖加身”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领衔主演(点击文字查看详细报道),众多陕西秦腔名家联袂登台,从创作到演绎均展现出高水准艺术实力。

  

  “为了让王昭君的形象更鲜活、故事更贴近历史,我们曾专程来到宜昌兴山县采风、调研论证。”王昭君扮演者、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一级演员惠敏莉坦言,主创团队希望通过细腻的演绎,让观众在欣赏戏曲之美的同时,读懂昭君故事里的家国情怀,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她认为,唯有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找到共鸣。

  

  “此次来到宜昌,既是向昭君故里乡亲们的汇报演出,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深厚情感交流。”汉元帝扮演者、西安易俗社演员队队长、一级演员屈鹏的话语,道出了全体演职人员的心声。

  

  作为“昭君出塞”故事的全新演绎,《昭君行》以细腻笔触对王昭君这一经典人物进行艺术化重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她美、善、和的动人情怀与高贵品格。剧中人物造型设计深度挖掘民族特色与多样性,匈奴的豪迈、汉室的典雅在服饰与妆容中交融,让每一个角色都立体鲜活、独具韵味,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全剧根植于“家国情怀”“和平包容”“人文共情”三大维度,从昭君出生地西汉南郡秭归(今兴山县)到出嫁地长安,再到其建功地塞北,既传递丝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歌颂民族团结的永恒主题。

  

  对传统的敬畏之心与对创新的执着探索,让《昭君行》现场“圈粉”大批观众。“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从未想过能从北方视角‘读懂’昭君。《昭君行》深度挖掘出王昭君身上的精神闪光点,更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将其呈现,让我大受震撼。”观众张吴文杰感慨道。

  

  湖北三峡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春莲介绍,此次《昭君行》登陆宜昌,既是一次高水准的艺术交流,更是一堂行走的“移动思政课”。将这部精品剧目引进来,正是以昭君文化为纽带,让宜昌与西安携手共建昭君文化品牌。为两地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据悉,《昭君行》于今明两天在宜昌剧院连演两场后,还将亮相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重回昭君故里兴山县,让古老的秦腔艺术与厚重的昭君文化碰撞出更璀璨的火花。

  来源|三峡日报
  记者|高然
  摄影|林潇
  通讯员|谭玉琳
  编辑|张向阳
  审核|欧红平
  终审|王薇
  转载须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