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倾听特贡奖得主的故事 | 拉斯洛 • 巴尔迪:感谢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日期: 2025-09-01 17:15:00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拉斯洛·巴尔迪,匈牙利作家。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您是如何开始学习中文的?又是如何开始了解中国文明与中国哲学的?

  我在布达佩斯读大学的时候,虽然学习历史,但并没有接触太多中国文化与历史。这有些不太“公平”,但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欧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和认识是从匈牙利一些中国奖学金获得者(后来他们成为了知名的外交官)那里获得的。后来,我从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得到了一些中文书籍和磁带,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一位工作人员安力的大力帮助,我至今都感谢他。

  从那时起,我成为了中文——这门很难学习的语言的初学者。对我来说,学习中国文化和哲学相对容易一些。在佩奇大学创办亚洲中心和担任主任时,我给学生作一些中文科目的指导。最令我骄傲的一件事是,每年中心有大约40至60名学生完成学年结业论文,还会有1至2名学生申请中国的学位。

  请问促使您致力于促进中匈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我一直希望匈牙利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态度,能变得越来越好。我曾经组织了一个有可能是匈牙利第一个小型的、关于中国的展览,获得了成功。几年后,我们举办了另一个大规模的、关于中国的展览,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一些邻国的人甚至专门乘坐长途巴士前来参观。不过,我认为这些远远不够,我必须不断努力,加强和扩大匈牙利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为此,我做了很多工作,四处演讲、出版书籍以及拍摄电影等等,未来我们会在更多领域进行这项工作。

  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您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关于匈牙利人的起源有很多理论。有人说,他们是芬兰-乌干达人、苏美尔人的近亲,我赴50多个国家寻找证据,试图调查这些假说的真实性,但经我调查发现,其中一些理论只有孤证,在我的认识中,孤证就相当于没有证据。在中国,主要是北部和西部地区,我在当地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民族学、音乐学、宗教史、人类学与遗传学资料中发现了多个证据。因此,我清楚认识到了匈牙利人的起源就是亚洲,或者说就是亚洲内陆。

  过去,欧洲总是说:你们匈牙利人是亚洲人,所以回到亚洲去吧!匈牙利人从一开始就被西方世界认为是“外邦人”。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故乡真的在亚洲,真的就在现在的中国。

  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会为中匈两国带来怎样的合作机遇?

  我坚信中国是未来的重要力量。人类的问题不是未来究竟东方赢还是西方赢,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未来的合作方式。在很多领域,确实存在着“双赢”,而不是双方都损失的可能性。我确信世界会有光明的未来,那时每个国家之间都很和平,能够相互学习,传播和平的思想。

  另外,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但文化合作是稳定的基础,因为两国首先要有良好的相互认识。有这样的意识和拥有信心永远是一个好的开始,当你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你就能继续下去直到完成这个任务。不要忘记,虽然历史学家会退休,但历史永远不会。

  请分享一下您的获奖感受。

  我获奖的喜悦溢于言表,获奖对我而言不是终点,而是鼓舞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感谢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文章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记者:白玫 编辑: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