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故里 和美兴山:跨省市联动开展旅游促“三交”活动
本网讯(记者 罗一萌、通讯员 赵琦 毛陈琳)7月4日至5日,“香溪河畔一家亲 团结奋进共繁荣”联动周边县(区)推进旅游促“三交”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举行。来自重庆市巫山县以及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保康县、巴东县、秭归县的统战、民宗、文旅部门,以及宜昌市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的相关代表参与活动。参加活动的6县(区)均位于鄂西、渝东交界地带,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两山”理论实践区,资源互补、文化共融。
“这里是湖北兴山!是民族团结和平使者王昭君的故乡,我身后的‘最美水上公路’,以山水为轴,绘就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文旅画卷。”宜昌市新联会理事田龙山对着镜头介绍道。来自各地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打卡了兴山县“最美水上公路”,并同步开启围绕“寻美宜昌·寻美兴山”话题进行创作。在第十二届中国宜昌朝天吼自然水域极限漂流大赛现场,无人机、运动相机、照相机所传递的画面,在各新媒体平台中吸引了近百万人浏览、近万条点赞及转发。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王昭君纪念馆,与会代表共同观看《昭君》舞台剧,了解这段历久弥新的民族团结佳话。在座谈会上,宜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云洋介绍了宜昌市民族工作、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情况。与会代表纷纷就如何围绕周边、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共推、品牌共建、深化旅游促进“三交”展开讨论交流。
“重庆市巫山县以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的立体景观闻名,未来将借助G42高速、长江水道、郑万高铁形成交通互联,可以依托文化和旅游资源与兄弟县(区)形成线路共推、品牌共建。”巫山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县民宗委主任鲁俊杰说。
神农架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省委、省政府在支点建设中明确提出打造‘神武峡’精品旅游线路的决策部署,以‘神武峡’联动鄂西,辐射渝东的文旅布局可以联动兴山、秭归、保康等县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6县(区)各具特色又交相辉映,以文化符号为切入点,屈原文化、昭君文化、神女文化、巴文化可联合申报非遗线路实现抱团发展,开发多形式跨区域活动,增进各民族群众文化认同,以文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秭归县民宗局长杜华芳建议。
宜昌市新联会网络分会会长陈虎围绕如何将网络人士与文旅发展相联系,提议通过开发民族地区数字地图,标注各民族打卡点,推动长江三峡旅游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绽放。
兴山县委副书记张华胜表示,毗邻县(区)与兴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又互补共融。通过加强联动合作,可以整合资源、串珠成链,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让更多游客领略鄂西渝东地区的独特魅力,推动各民族在旅游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团结。
近年来,兴山县充分发挥昭君文化发源地优势,致力于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2019年推动昭君出塞和亲沿线“一路三地多家”成立昭君文化旅游联盟,连接湖北、陕西、内蒙古等5省(自治区)10市(州)30余县(旗),开发特色精品旅游、研学线路“重走昭君出塞路”,开通旅游专列,辐射带动1亿多人口。
(大合影 摄影:袁选国 漂流大赛 摄影:万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