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杜永红:秋至昭君故里

日期: 2025-11-06 09:42:09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9月下旬,一个秋阳明媚的上午,我们从大同启程,坐高铁、转飞机,当走出湖北宜昌三峡机场后,已是下午时分,再换乘汽车,向鄂西大山深处行进,目的地便是心念已久的昭君故里,湖北宜昌兴山县。

  兴山,是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熟悉,是因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出生在这里,而王昭君又被誉为“长江的女儿”“草原的母亲”“和平的使者”,她的美好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陌生呢,好像仅是知道,真正细问起来,却不是十分清楚。

  汽车沿着峡谷里的高速公路开始了“一路山水一路绿”的行程。车窗外的山峦绵延起伏,青绿的山体高大险峻,始终逶迤在左右;公路近旁的河水碧波荡漾,时远时近、时缓时急地流向下游。而发源于神农架下的河流进入兴山和秭归地界时,又被唤作香溪河,全长90多公里,是长江一级支流。据说,当年昭君常在香溪河浣纱,因此,河水香气四溢。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山清水秀,那叫一个美。

  接站司机小谭长得年轻帅气,我们开玩笑说要给他介绍个大同媳妇。他腼腆地笑着回应,现在正和一个本地姑娘处对象,不久就要订婚了。他们这里的姑娘家庭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个个貌美如花,而且心地特别善良。

  他还告诉我们,兴山县位于湖北省的西部,隶属湖北省宜昌市,与宜昌夷陵、秭归、巴东、神农架接壤,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故名兴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贺龙元帅曾建立了“巴兴归革命根据地”;新世纪,在古夫镇建起了三峡库区最美移民新县城——兴山新县城。兴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多,可是土地却十分紧张,基本地貌,是“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所以,部分当地人避开拥挤的集镇,在大山的半山腰上建起了漂亮的别墅式楼房,水电全通,还修了路,生活、出行很方便。

  哦,兴山人是多么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而且兴山还是个典型山区和革命老区,这样一个地理位置,让人立刻联想到此地土地的珍贵,也让我对兴山有了初步印象。

  傍晚时分,汽车穿过全国最美公路“兴山水上公路”,进入县政府所在地古夫镇。

  此时的古夫镇已是华灯初放,走在街上,我就被蒸笼般的热浪包裹着,仿佛还生活在盛夏当中,同时也被浓浓的“昭君氛围”包裹着。这里到处都是“昭君”的影子,“昭君路”“昭君广场”“昭君白茶”“昭君故里酒”“明妃饭店”……这些以昭君名字命名的地名、建筑、土特产无处不在,就连我们下榻的酒店都叫“昭君山庄”。原来,兴山人已将“昭君”打造成为一个著名品牌在向外推广,这里每年还要举办“昭君文化旅游节”,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来此观光打卡。同时,当地居民也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纷纷搞起了旅游服务业,从事着土特产销售、特色小吃、民宿和农家乐等服务项目,实现了增收致富。

  我们来到古夫镇“昭君广场”,刚好赶上观看“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开幕晚会”。只见,千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变幻出了兴山县的LOGO、兴山地标和特色产业等画面,这是以现代语言创新演绎了“昭君文化”,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晚会还演出了兴山县和“昭君出塞”沿线几个重要节点城市以及宝岛台湾苗栗县的传统歌舞节目《一轮故乡月》《北疆舞韵》《我们都是一家人》《关中古歌》《再唱昭君出塞》,这场以“昭君文化”为主题,旨在传承、推广“昭君文化”的精彩演出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

  回到酒店,站在房间阳台上向窗外眺望,满天都是星光,那些建在山上的别墅小楼渐次亮起灯光,似乎一直连到了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灯光还是星光,与镇上的灯火互相辉映,一片灿烂。呵,原来,兴山县的夜景美的如此璀璨。

  次日清晨,从酒店出发准备到昭君村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气温骤降,真应了“一场秋雨一场寒”,让人们一下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大家纷纷又折返回去套上了厚衣。此时,隔着车窗玻璃往外看,天地间水汽氤氲,一团团厚厚的云雾宛如一位美丽的仙女缠绕在山峰周围,云笼雾罩、犹如仙境,把山上的绿色植被映衬的愈发苍翠欲滴。想着随便举起手机便能拍出一张美照来,我深深地羡慕了。

  通往昭君村的水上公路卧于香溪河上,绕着峡谷蜿蜒曲折,宛如一条玉带缠绕在群山之间。驾车行驶其上,两岸的树木、绿篱葱葱郁郁,此时正是栾树的盛花期,树上缀满了姹紫嫣红的红果黄叶,置身其间,仿佛“车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

  车窗外的大山就在眼前,看到“登山步梯”从山脚处蜿蜒向上一路盘旋一直修到了山顶,方便爬山爱好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登山体验;我们还看到位于半山坡上的绿色橘园、茶园和街边一排古色古香临河而立的店铺。在这里,你可以停下脚步,感受秋风拂面,也可以购买广告已打到央视上的“兴山脐橘”,偿个新鲜。

  听同车的当地人说,兴山脐橘,果大皮亮,汁甜味香,特别好吃,因果肚似脐而得名。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橘农在有限的土地上兴栽“兴山脐橘”,从而蹚出增收致富又一路径。每到六月脐橘收获季,便会有大量“兴山脐橘”畅销海内外,还会留出部分脐橘出售给外地游客,小小的“兴山脐橘”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果篮子”,更鼓起了兴山百姓的“钱袋子”。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来兴山必到昭君村,不然算是白来一趟。因此,到昭君村景区便成为我们重要行程之一。赶到昭君村时,雨仍在下着,随行兴山县政府人员为我们分发了雨披,人们纷纷披上雨披冒雨参观昭君村景区。

  昭君村景区是在宋代昭君院遗址上复建的。这座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AAAA级景区”,坐落在自然景观独特,历史底蕴深厚的昭君镇昭君村内。景区以西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为主体,全面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和保存完好的古代自然生态景观,体现以“和平文化、爱国文化”为核心的昭君文化。现已建成以“王家老屋”“昭君纪念馆”“昭君宅”“光影秀场”等为主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以上。

  景区内有娘娘泉、楠木井、梳妆台等遗址、遗迹30余处;镇宅石兽、十八罗汉雕像、汉砖、瓦当、陶器、石刻等文物近百件;《汉书》《双凤奇缘》等与王昭君相关的史料文学古籍上千套;以董必武、郭沫若为代表撰写的昭君主题诗词、歌赋、碑文70余块、名人字画300 余幅。这里经常举办“昭君别乡”“兴山围鼓”“地花鼓”等民俗特色鲜明的文艺演出活动。

  今天在绵绵秋雨之中,兴山2025昭君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先后在景区内举办了“传承昭君文脉,凝聚民族同心”为主题的“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联盟促进“三交”推广活动和拜谒“昭君”文化仪式活动,全国各地众多专家、学者、嘉宾和游客参加了活动,体现了“昭君文化”活动历史的源远流长。随着拜谒人群,我也缓步登上“昭君纪念馆”石级,怀着崇敬的心情为昭君塑像献上了花篮,感觉欣慰了许多。

  第三日返程前,还有三个小时的候车时间,兴山县统战部小黄姑娘见我们游兴仍浓,又冒雨带我们参观了“古夫民居博物馆”。印象里,博物馆里有件梳妆台藏品竟然与昭君村景区内的梳妆台相仿。这里的遗迹看似是简朴的木工制品,实则是古老技艺的推广和传承。主要我还是被小黄姑娘的热情好客行为所感动。其实,兴山人都是这么热情、大方,也许这是受昭君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涓涓兴山香溪河水不但孕育出美丽的“和平使者”王昭君,同时也孕育出众多坚强、勤劳、淳朴、善良的兴山人。他们在 “昭君文化”和“昭君精神”的感召和影响下,也在不断创造兴山的辉煌。

  返程途中,我仍在回味着这次兴山之行。我眼里的兴山——青山绿山,蓝天白云,青树绿草,高楼林立,风景宜人,宜居之地;旅游爆火,兴发强势,农产丰饶,乡村振兴,民富县强。

  作者简介:杜永红,男,山西大同左云县人,山西省作协会员,大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会员,曾先后在《山西日报》《山西老年》《山西青年报.警方周刊》《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小品文选刊》《同煤日报》《晋能控股报》《七峰山》《平城》等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