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元林:丹心献故里 翰墨寄情怀

日期: 2024-05-09 10:16:34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昭君热泪话温泉》赏析

  民间故事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故事。一般以地方性的人文景观、名人遗迹、山川胜景为核心,这些都是地方旅游的主要资源。因此,民间故事的流转与传播对现代社会不仅有值得重视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而且也有令人倾倒的艺术魅力。

  近日,我从《大同民间故事》书中读到一个《昭君热泪话温泉》的故事。故事讲述:恒山的群山中,有一个南北长约二十里,东西宽约十里的沟峪,古称喧谷。一条河流顺着沟谷由北至南淙淙流去。峪里有一个名叫汤头的小山村。在汤头村东的唐河河床,有一片三四亩大,寸草不生的河沙地。汤热似的泉水,一年四季不停地从沙石里向外冒出。这便是有名的恒山汤头温泉。

  当地人说,这温泉与昭君出塞有关。传说在西汉元帝时,恒山一线是汉朝和匈奴的分界线。两国和睦相处,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和亲,当时被选入宫的王昭君主动提出远嫁呼韩邪。于是昭君戎服辞朝,一路弹着琵琶北上出塞。当行至恒山喧谷,只见峰峦雄秀,泉流清澈,心头不禁涌出一抹即将离乡背井之乡愁。善解人意的呼韩邪单于亲手采了一束鲜花慰藉美丽的汉族妻子,昭君悲喜交集流下了热泪。就在昭君流下热泪地方,出现了一个热烫的温泉。

  北魏初,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从首都平城出发南行。这时正值深秋,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他行至温泉,见一伙少年光着屁股滚在河床的沙窝里嬉戏,心想,天这样冷,怎么还在赤身戏水,于是便让随从前去打问。经打问才知,原来此处是昭君的眼泪和美酒变成的一个温泉,水温较高,能愈百病。道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便下令贾彝在温泉旁建温泉宫,为皇家沐浴闲养之地。

  我市书画家袁俊先生将《昭君热泪话温泉》故事以书画形式精心绘制成一幅挂轴,成为一种新的书画文创作品模式。打开画轴,一幅布局活泼灵动,书画笔意浑然天成的画面呈现眼前。上部分的行书笔体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随性流淌。奇逸散淡,自然质朴,高古厚重的书风书体将《昭君热泪话温泉》故事娓娓道来,带给人莫大的艺术感染。下部分是他为故事创作配制的画作,以青山流水为背景,画面中胡服装扮的呼韩邪单于手执一束鲜花笑意盈盈地走来,空中一片片花瓣随风飞舞,画面动感十足。身着汉服的王昭君怀抱琵琶坐在泉边弹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幽怨、哀伤和美丽的情愫,似乎都隐隐寄寓在这一怀抱的琵琶之中。图中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微流畅。恬适高远的意境,将昭君和平女神的形象立体再现,诠释了昭君出塞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精神。

  同时,《昭君热泪话温泉》的故事也佐证了了浑源汤头温泉的悠久历史。据山西省地质遗迹资源信息网介绍:“汤头温泉,历史悠久,其发现和利用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最早的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北魏在此建造过温泉行宫,为皇家沐浴闲养之地。”(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提供)这幅书画作品对民间故事的传承和当地文旅的宣传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民间故事似真非真,但它与自然遗迹以及历史纪念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富生命力。对现代人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今,昭君出塞的故事正秉承“一带一路”精神,将大爱精神沿出塞之路不断传颂。

  值得深思的是,当今世界快速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开放与共享的时代,现代传播方式的发展,科学教育的普遍,使得民间故事滋养的沃土正在逐步的消失,丰富生动的民间传说正面临灭绝的境地。对于昭君传说也是如此。在昭君故里,在塞外青城,在出塞长路,民间还流传有许多关于昭君的传说故事,对昭君及昭君出塞传说在各地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以及开创与时俱进的丰富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尤为重要。

  近年来,袁俊先生以大同历史、故事等为素材,用传统画的形式,创作的大同传说故事还有《康熙幸寺》《徐霞客恒山遇仙》等70余件书画作品,让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从民间的口耳相传和故事书中走到现实中来,成为一件件饱含心血和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品,从中反映了这位本土艺术家高雅的志趣和炽热的故园情怀。

  作者:宋元林。山西省道路运输协会聘为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山西交通报特约记者。在省内外报刊多有文章发表,获奖作品30余篇。1984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三等功”。近几年,专心撰写宣传大同的文章,在大同市多家报刊和“印象大同”“发现大同之美”等有关专栏发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