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芳:香溪源

日期: 2020-11-17 10:38:21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作者:湖北省兴山县职教中心 王芳

  世外桃花源,人间神农架。

  地处鄂西边陲的神农架,因境内海拔三千多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的神农顶赢得了“华中屋脊”的美称的神农架,古老,原始,传奇。这一方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自盘古以来,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已成洪荒秘境,文化洞天,引天下人前往探秘、访古,追溯万物的本源,解码生命的真谛。在众多的寻访之中,香溪源,则是人们绕不开的一个传奇。

  登临神农顶,必经木鱼镇。而在神农架木鱼镇西两公里处,二0九国道旁,就是长江支流香溪河的发源地——香溪源。因哺育过世界四大文化人之一屈原和我国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而闻名于世的香溪河,也因“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浣手,溪水尽香”、“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浊相间,作碧腻色,两岸多香草”的美丽传说,得名“香溪”。而傍倚着木鱼小镇的香溪源,则以自然的原生态和秀美的山水景色进驻人们的视野,成为神农架的著名风景区。那天然清澈的香溪源水,经木鱼,穿兴山,至秭归,奔流九十多公里注入滚滚长江。

  香溪源头,参天的古木比肩林立,粗大的树干和斑驳的树色,总让人担心一触手是否就惊醒了神农。一架小巧的石桥,弯弯地落在溪上,连着溪边曲曲折折的木栏和桥下涓涓的溪水,成为一幅画的模样儿。长长的小溪两畔,那逐岸而生的油油的碧草、缤纷的花朵,自然是最美的画框了。还有风。清凉的山风,徐徐吹来,温柔地解了古木、碧草、花朵的矜持,香溪源便成了一幅令人心旌荡漾的动画。动画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古木、小桥,不是碧草、鲜花,是水。

  是的,走进香溪源,就走进了一个水的世界。一线清泉,于山腰涌出,在山间的浅池中稍作停留,便牵衣拽裙,款款走向山外。

  水柔。如练,似缎。从岩坎上落下,在浅滩上铺开;从石罅中皱起,在拐湾处斜逸。起落有致,跌宕生姿。水清。如珠,似玉。顺山涧滚落,遇溪石迸碎。鱼翔浅底,历历在目;水草招摇,丝丝可见。炎炎夏日,探手入水,沁凉透骨。唐代茶圣陆羽曾泛舟长江,经过香溪口时,为香溪水的清澈甘甜所吸引,一路寻至香溪源头,用香溪源之水煮茶品尝,顿时满口清香,心旷神怡,当即称赞香溪源为“天下第十四泉”;而水中的游鱼,传说是王昭君在回乡省亲后起程回宫时,依依不舍,站在船头手弹琵琶,与亲人挥泪告别,两岸桃花纷纷飘落水中,随着琴声化作的桃花鱼。

  香溪源的水势不大,也就不甚张扬。只在陡急处叮咚出声,如筝韵悦耳,轻荡心房。多数时候,任其翻岩越石,跌落流淌,均静流无声。可就是这一份静,直逼心眼,挡住了两岸无边的翠色对人们的诱惑,消逝了心中的烦躁与喧嚣。

  于是,凝神屏气,脚步轻移。于静谧中,人们的心渐起波澜:就是这一线碧水,越地而出,从远古奔来,汇入长江。一路奔流中,诞生了“灵异之水天上来,神农在此浴百草”的神话故事,留下了“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的千古佳话,写就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家绝唱。浸润和滋养了华夏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琼浆玉液,源头在此。而这清清的一线溪流,是如何承载起那沉沉的历史重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探寻的视线投向前方,在那儿,小溪源头,一方浑圆的古代冰川遗下的巨大漂石,依水而立,由著名诗人徐迟题写的三个绿色的隶体大字——香溪源,镌刻其上。圆润秀丽、飘逸婉畅的三个大字,与石缝中汨汨流出,清至若无的泉水,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这一线清泉,与众不同。她不是天降甘霖,也不是化雪成水,而是在地下藏身千年万年,然后涌出。凝视着那三个大字和这一线来自莽莽神农架群峰之底、无声静流的清泉,人们心中豁然了悟:这哪里只是一线清流!分明是在深远的地底奔腾,咆哮,踅伏了千年万年,也寂寞了千年万年的洪荒之水呵!它强扼生命的激情,固守亘古的寂寞,在流年的消逝中磨砺出高洁的品质,不愠不火,急徐有致,得遇释放生命的空隙,即以至清至纯的形态,款款而出,淙淙流淌,源源不绝。

  因守得住寂寞,这水,就少了几分狂放倔强多了几分内敛蕴藉。因磨砺得纯粹,这水,就由那狭隘的胸怀变得铺排广袤。千山万壑,藏不住临潭照影;九转回环,掩不住依泉涤妆。纤腰一扭,轻盈东去。一路上,吸吮神农精华,携裹巴地风情,聚集楚地神韵,滋润万物。这一走,就是千年。东去的身影,渐行渐远,渐行渐阔,慢慢铺排成一条浩荡的文化之河、母亲之河。在这条河里,溪水飘香。那香气,是药香济世、花香袭人、诗香救国,一种香气,显示出一种家国情怀;一种香气,烛照出一份高洁品质。在这条河里,文明长传。这文明,是神农尝草药,廪君化白虎,昭君出塞的大义,屈原投江的忠贞。一个传说,折射出一种文化;一个故事,透视出一种文明。古老的神农文化、巴楚文化、昭君文化和屈原文化,在此汇集,交织,繁衍,新生。再一路奔流,融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文化,托起数千年不败的古国文明。

  读水至此,不由想起孔子曾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再想起老子也有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观水,常人无及。但所述道理,野夫亦然。而眼前的这一线清流,隐没深山,清澈高洁,润万物而不争,入江河而不恶,其品其行,渗入香溪两岸的黎民之骨,成就了楚人的才气与骨气,谱写了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

  思绪回转,俯首临溪。掬一捧溪水在手,啜一口清泉入喉,如饮芳醇,醍醐灌顶。于清凉中,不甚唏嘘。今日香溪,因三峡大坝的修建,水位升高,已是丰乳肥臀,成一条黄金水道,往昔的娇小俏丽、皓齿明眸沉入高峡平湖。倒灌的江水,这难以抗拒的反哺,浩浩乎、渺渺乎。时代的激素,置换历史的DNA,富营养刺伤的味蕾还怎么能咂摸出地米菜的清香,又怎么能咀嚼出骆驼刺的辛涩?豌豆角上的号子何处唱响,老鸦船上的舟子哪里容身?

  回首只见,香溪两岸,传说犹在,水母不存,空余桃花送晚晴。百转千回的是女儿情,渐行渐远的是女儿身。

  作者简介:王芳,喜爱文字,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第六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散文集《指尖上的香溪》,获全国教师文学专著奖;倾情教育,愿每一棵梦树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