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韩永强:心寄巴桃园

日期: 2020-09-09 08:53:00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神农架就是一个大景区。任意一个地方,稍加打理就可以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大约几年前,我们一行四个人驾一辆车,在神农架的丛林中穿行。在一条简易公路旁,被一棵巨大的杉树吸引了。把车停靠到路边的安全处,拨开小径上横生的荆棘,攀爬了大约二三十米,来到了那棵大树下。仰起头,几乎看不到大树的顶端,阳光从大树的枝丫间过滤而来,让我们的仰望有了斑斑驳驳的生动。

  仰望中,初步估量了一下,大树主干的胸围直径应该在两米以上。最奇特的是在离地面约三米的高度,围着主干生长出九根粗细几乎完全一样的枝干。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枝条”,这九根丛生的枝干每根都在五六十公分以上,高度也有20多米,每根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棵大树。

  树木一旦生长到这样的地步,被人们当神一样崇拜,似乎理所当然了。红绸红布在离大树根部两米的高度,把杉树的主干几乎完全包裹起来了。让我们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荒郊野地,没有可以借助的攀爬支撑,而在离地面七八米的高度,居然也有一段段的红绸红布妆点着大树。这些鲜艳的色彩,在山风的鼓荡中愉快地吟唱着。我们只能感叹,信仰真是具有魔幻的能量。

  把植物神话,是一种民间智慧。人们用这样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敬畏之心,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还让人们在庸常的生活中,不其然间有了寄托和希望。没有任何人提议,我们四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都情不自禁地对着那棵大杉树鞠躬致敬。

  回来的路上,我就坚信,这样一棵神奇的树,一定有着自己的故事;这样一棵在民间有影响力的树,成为更多人崇拜的偶像一定会成为必然。

  在我心心念念的牵挂中,我又一次来到了这个地方,但是只几年的光景,这里的一切却让我恍若隔世了。

  过去颠颠簸簸尘土飞扬的山间土路,现在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悄无声息。过去狭窄的山谷里,突然有了一块很敞亮的平地,树根盘结兀然而起一道山门,山门的门楣处亮着三个大字:巴桃园。

  我记挂着那棵大杉树,没有去深究为什么有了“巴桃园”这个名字。柏油马路在泠泠的泉水吟唱中,一直把我们引进了山谷深处。转过一个弯又一个弯,我们的眼睛突然兴奋起来了!绿油油的山坡坡上,浓荫婆娑的大树下,一栋栋色彩鲜艳的小木屋鳞次栉比地扑进了我们的眼睛里。

  我们还来不及对小木屋抒情,一泓碧波荡漾的水,又把我们的眼睛拉过去了。阳光和煦地照在水面上,让山风温情地滑翔而去,一条条小鱼儿就着阳光闪着银光跳跃着。站在跨越水潭的拱桥上,静静欣赏着那泓碧水不动声色地向大山深处漫漶而去。没有“岸芷汀兰”的静谧,但是却有着“静影沉璧”的活跃;没有“沙鸥翔集”的追逐,却有着“浮光跃金”的跳荡;没有“蒹葭苍苍”的清丽,却有着“郁郁菁菁”的雄浑;没有悲天悯人的苍凉,却有着岁月静好的温馨。

  在这样的大山里,依山就势地利用森林涵养的水分,不露痕迹地建成一座水坝,让过去兀自空流去的水,在这里搭建一个空灵的舞台,给蓝天一面镜子,给清风一个依恋,给鱼儿一个起舞的空间,给来到这里的红男绿女营造一个撒欢儿的氛围,照相留影的背景,让神秘的神农架成为既是人们向往的远方,又是心灵的诗意栖息地。

  “山上有一棵神树,大家快去祭拜吧!”游客中有人惊喜地向朋友推荐。这个推荐也提醒了我的记忆。

  逶迤而上的木质栈道,在茂密的丛林里如一条游龙,那些游客就像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舞龙人。红衣绿裳和欢声笑语,让古老的神农架洋溢出时代的欣欣然。

  几年不见,“神树”依然神采焕然。交通环境的改变,“巴桃园”景区应运而生,让“神树”的名号更响亮了,祭拜“神树”的人呈几何数增长。大杉树上披挂的红绸布段因此更是参差错落,摇曳多姿。更有人在大杉树正面设立了香案和烛台,游客们依次排队面对大杉树鞠躬许愿。我们无从得知大家究竟许下了什么心愿,也根本不会相信一棵静默了千年以上的古树,是否真的会理解人们的心思,帮助人们实现愿望。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这样的寄托可以让人萌生善良和厚道,有意无意间让人摒弃邪恶。

  那天晚上,我理所当然地选择栖居坡地上的小木屋。

  神农架似乎离天更近一些,星星和月亮也更亮一些。坐在小木屋门前的弥散着清香的草地上,感受着松涛穿越时空,从遥远的神话中飘然而至又倏然而逝。我看到神农氏筚路蓝缕,用遍及整个丛林的植物济世苍生;寻思传说中的野人为什么会藏身于此;还听到了金丝猴在夜色中的呼朋引伴。终于有点明白了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得名“巴桃园”。

  

  没有看到桃树,而心底有一片繁茂的桃林,就可以进入桃源深处,就可以让心灵生长出诗意和浪漫,以及对美永久的依恋。

  作者简介:韩永强,宜昌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宜昌三峡旅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宜昌昭君文化促进会文创委主任,高级编辑。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四部,主编有散文集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