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因为昭君,宜昌做了一件大事

日期: 2018-03-24 15:52:00来源: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
字号: [ ]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一个人出塞,就让和平持续了五十年。

  昭君出塞,千古流传;昭君文化,和合象征。

  昭君文化是宜昌城市文化闪亮的名片,近期在央视多个频道推出的宜昌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宜昌”,就重点突出了昭君。

  今天,宜小布要说的就是与王昭君有关的事。

  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

  3月24日上午,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城区召开,来自内蒙古、台湾等地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宜昌,围绕“弘扬昭君文化,建设和美宜昌”进行交流。“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正式宣告成立。

  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兰毅宣读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贺电,并现场赠送蒙古八骏马图。

  吴开保当选为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首任会长。会议选举易行国、石亚非、许开龙、徐永才、温新阶为副会长,通过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聘请了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为促进会名誉会长;王作栋、李志飞、范长敏、武高明、谭光荣为促进会专家。

  昭君文化促进会第一批会员有128人,都是昭君文化的热心者和爱好者。

  这是宜昌市传承弘扬昭君文化的一件大事。

  宜小布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这么多人热爱“昭君文化”大家搬好小板凳儿了吗?

  昭君文化突出地表现在“和”“美”二字

  昭君故里 和美兴山。图 | 大美兴山

  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昭君文化容纳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和谐文化、和平文化,其核心价值是“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共同发展”。昭君文化也是宜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宜昌人民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体现了宜昌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爱和平的家国情怀。研究、弘扬和传播昭君文化,成为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宜昌发展的重要课题。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图 | 大美兴山

  昭君文化的“和”受人推崇。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已经融入民族文化血脉,“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而不同”等圣达先贤的名言,富含哲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纵观中国历史,合则兴,分则乱,战乱给民族、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放眼当今世界,冲突频繁,一些国家大量难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和平是最大的幸福,安宁是最大的民生”,我们为生活在和平安宁的中国而骄傲和自豪。

  

  张国强画:《和亲》

  “和”是昭君文化的核心内容。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开创了半个多世纪“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互补渗透、融合创新的经典案例。由此看到: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弘扬昭君文化,对推进人类和平、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昭君的“美”令人敬仰。昭君是美的化身。昭君之美,美在她的形象,美在她的追求,美在她的心灵。她不仅享有“落雁”美誉,更重要的是,她是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王昭君是为国为民自觉献身的典范。她用自己的行动体现民族大义,也体现了当今时代所需要的爱国主义、勇于担当、克难奋进的精神情怀。

  

  左国顺画:《塞外昭君》

  王昭君“长江女儿、草原母亲”的崇高形象,得到万民敬仰,千古认同。昭君之美,还美在她的勤劳勇敢,心地善良;美在她的志存高远,自尊自爱;美在她的知书明礼、多才多艺。她是集德、才、貌、艺于一身,融形象美和心灵美于一体的伟大女性。她的美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广泛崇拜和称颂。

  

  昭君村王家老宅。图 | 大美兴山

  弘扬昭君文化对推进人类和平、民族和睦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宜昌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将重点在加强昭君文化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交流传播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努力,深度挖掘昭君文化内涵,构建“互联网+昭君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积极推进昭君文化与三峡、神农架等鄂西优质生态旅游圈深度融合,加强与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的商贸旅游合作,让昭君文化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活力。(记者徐水仙)

  (原题为《因为她,宜昌做了一件大事!》来源:宜昌发布)